通道侗听音乐会诠释乡村文化振兴成果
以水为媒,以福为线
通道侗听音乐会诠释乡村文化振兴成果

以“文艺兴乡村·非遗醉侗听”为主题的通道侗听音乐会在该县萨岁文化演艺中心举行。
11月8日,以“文艺兴乡村·非遗醉侗听”为主题的通道侗听音乐会在该县萨岁文化演艺中心举行。本场音乐会以水为媒,以福为线,通过“接水祈福、脱单得福、喜庆贺福、福音连连”四大篇章,打造一场具有文化深度与情感温度的艺术盛宴。本场音乐会由坪坦乡平日村牵头、全县范围内各村文艺队配合呈现,乡村文化真正担当主角。

作为典型的侗族聚居村落,平日村的文化肌理中沉淀着时光酿造的醇香。村里延续两百余年的“架水节”,是侗族先民世代相传的迎春盛典。从清晨的取水祈福,到午后的芦笙齐奏,再到夜幕下的哆耶共舞,每一环节都严格遵循古老仪轨,既镌刻着侗家人对自然的虔诚敬畏,也寄托着对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的质朴祈愿,成为村落记忆中最生动的注脚。

本场音乐会巧妙延续这一文化基因,突破传统演出模式,以侗族“架水节”为核心,以“福”为情感内核,精心构筑“接水祈福、脱单得福、喜庆贺福、福音连连”四大篇章。其中序章“神秘水韵”以《架水传说》《欢庆福水》《共品福源》三个节目,通过侗款、舞蹈与敬水歌,展现侗族与水相生相融的古老传统。演出在保留非遗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演绎。既有牛腿琵琶歌的古韵悠扬,也有《霓虹甜心》的现代节奏。“脱单得福”互动篇章,更创新性地以侗家“抛鸭子”替代传统绣球,让年轻人在趣味互动中默契配合,重现侗族“月堂对歌”“行歌坐夜”的古老浪漫。

这场以展示“乡村振兴+非遗”为主题的“侗听”音乐会,打破了传统非遗传播的固有边界。它借助富有创意的舞台语言,将古老民俗与现代审美有机相融,不仅推动“架水节”等非遗项目走出村寨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,也进一步拓展了乡村文化传播与旅游体验。那些鲜活的民俗内涵与鲜明的精神特质,在旋律与舞步中凝练为独具通道韵味的文化符号,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绵延不绝的文化内驱力,更让侗族非遗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焕发出蓬勃生机。
(夏慧娟 林庚菊)